2022年秋季开学后 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

2022-05-06 08:09:11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2年秋季开学后,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日常生活劳动任务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极目新闻记者昨日走访武汉市一些中小学发现,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更多学校跳出了劳动教育就是“体力活”的想法,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手工等课程进行创新融合,丰富了这门课的内涵。

劳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课程理念倡导丰富的实践方式。

课程还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今年发布的新课标给出回答: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校园菜地种出孩子的喜悦

在武汉,劳动教育早已成为一门“必修课”。

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曾开辟了占地约一亩的菜园,由学生小组轮换照料、喜欢种菜的保安曾宪友担任特别辅导员。菜地持续产出,半年里孩子们已种出近20个蔬菜品种、收获约1000公斤菜,有的进了食堂,成了学生的伙食,有的被学生带回了家,学生们更以自己种出的瓜果为自豪,视作零食来吃。

无独有偶,在江岸区育才行知小学,学校开发出“空中生态园”,种植葡萄、橘树等30多个品类的蔬果、约15个品种的中药材,让学生全程参与“空中生态园”管理与收获实践。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的智慧生态园,能种花种菜,还能养鱼和乌龟。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劳动课程,学校建立了校外劳动基地,师生按不同节气进行劳动实践。在校内,绿植领养,养殖小动物在不同年级开展;在家庭,学生一般利用双休完成家务劳动打卡;在社区,也有学校的小志愿者在行动。

开展劳动教育时,一些学校虽场地有限,但也做出了创新之举。武汉市二桥中学副校长袁桂萍介绍,学校与花博汇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在景区内建了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孩子们通过开展科学种植探究、认识农作物、田间劳动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不少学校已尝试分级劳动

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汉区教育局相继公布了小学生劳动清单,清洗书包、缝纽扣、做热干面、煨排骨藕汤、定期用洗衣机帮家人洗衣服……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小学生家务劳动清单,分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三类,每个年段从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方面列出了劳动项目,还标注了具体内容和频次,以及学生自评、家人评价、教师评价。据介绍,该清单将在全市75所小学试点推广。

而在此前,武汉其实已有不少学校尝试分级学家务。去年9月1日起,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分年级制定了以家务劳动为主的劳动打卡表。与此次教育部劳动课程标准的“分级递进”形式类似,校方劳动打卡表也契合了各阶段儿童的特点:一年级学生学摆碗筷、擦桌子、倒垃圾、给自己搭配衣服等;六年级学生就要学着建家庭防疫角、换被套、清洁灶台、管理家庭一周开支等。

这些细致条目,来自广泛的调研,学校希望学生在这样的劳动中获得与年龄匹配的“担当”。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李璐说,“这次出台的劳动课标非常好,对每个年龄段的要求更明晰,并把课程与素养真正挂钩,可操作性很强。劳动课不再是缥缈的概念,而是有了明确方向。课标里还提到家校协同,对学校劳动教育课是非常好的支持。”

还有学校举办劳动技能大比拼,引导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巧劳动。硚口区井冈山小学曾开展校班两级劳动技能大比拼,将“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系鞋带”“剥蚕豆”“钉扣子”“包书皮”作为常规监测项目。江汉区唐家墩小学开起“烹饪课”,通过“学做一道菜”活动,让学生们在学校食堂学习做面点,当小厨师。

把劳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成为不少学校的选择。武汉市江岸区博雅小学,结合每月制定的“乐学多劳”劳动教育实践清单和“手巧思活”课程文化,开展了系列手工作品展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武汉市二桥中学知音校区的劳技课期中考试上,不少同学将手工麻绳制作的工艺品当作作业交上来。

校方呼吁出台配套举措

在为劳动课程课标出台叫好的同时,不少校长、老师希望能有相应支持措施,以保证该课标切实落地。

“很多课程都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如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需要非遗传人、技能大师的参与;工业生产劳动任务群和现代服务业劳动任务群,需要所在地区工业生产企业、服务行业的支持;新技术体验和应用任务群,仅凭学校现有的硬件设备,肯定是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一位校长说,这些都需要常态化地与很多社会单位“交互”,单凭学校、教育部门的推动可能不够,需要形成支持机制。

也有校长认为,劳动教育人才存在缺乏,场地设备、课程资金不足也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在很多学校的种植课,都请的是保安、食堂阿姨帮忙;养殖课更是找不到专业人才。未来在教师招聘中,能否考虑聘用一些有这方面专长或专业背景的教师?”一位校长这样表示,而且从课标看,劳动课会比较费钱,是否也有相应的场地、设备、资金等支持也很重要。

一位专业劳动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中小学都很想尝试农业生产劳动课程,但劳动教育基地缺乏,成了最大的限制因素,“有人说可以搞空中菜园,但它对建筑要求高,近些年新建学校的楼房可以尝试,但老校的房屋结构未必具备开发校内劳动基地的条件。”

也有老师呼吁家长们对劳动教育再多点耐心和支持,“有家长投诉说孩子搞劳动多了,学习时间少了,说到底是对劳动育人功能的认识不足,这也会影响劳动课程的推进。”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