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论道·湾区:登高原探遗传奥秘,用情感为记忆“调色”

2021-10-11 00:33:40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青藏高原为何是人类族群的“基因大熔炉”? “红伞伞白杆杆”也不一定有毒?天天走着的人行道其实暗藏玄机?无声的产品为什么可以讲故事?我们的记忆伴随怎样的情感能够记得更牢?

10月10日,格致论道·湾区第13期“点一束暖光”在广州市南沙区资讯科技园鹤年堂一楼报告厅举办,由广州物联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联合主办。本场活动也是2021年南沙区全国科普日分会场之一。

五位不同领域的登台嘉宾将汇聚同一舞台,分享着各自的追光旅程,他们点亮一束束暖光,带领着观众走过城市、森林来到宽阔的青藏高原,思索着情感与记忆、产品与故事的联系。

○徐书华:世界屋脊上的人类基因烙印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氧含量仅为海平面处的一半,可以说是人类遇到的最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但是我们发现,青藏高原上可能早在四到六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的印记。”

四到六万年前的人们是怎样上去青藏高原呢?事实上,人类登陆青藏高原的历程悠久而曲折。最先进入青藏高原的人可能是各种早期狩猎者,而且不同的高原远古人类之间发生广泛的基因交流,并与晚近进藏人群发生了进一步遗传混合,这个过程中,适应高原环境的古人类基因片段被保留下来,促使人类在高原的极端环境下存活下去。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徐书华用群体遗传与基因地理学,为观众勾勒出人类踏上青藏高原漫长征程的轮廓。

○库逸轩:用情绪给记忆调色

“为什么我们不记得上周吃了什么菜,却能清晰地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发生了什么?”

情感对记忆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人们对生命中重大创伤事件所带来的不快或负面的记忆,一般比平静日常、甚至愉快的记忆记得更清晰、更持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着突破记忆容量和提高记忆精确度,那大脑脑区在哪里?中山大学库逸轩教授带着他自己的工作成果,从生活经验中的好奇出发,描绘出大脑中情感与记忆互相关联影响的美妙图景。

○戴继锋:交通的“温度”

“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小汽车为主,还是以自行车和行人为主?”小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在城市交通中如何才能做到和谐相处、互不干扰、相互安全呢?

长期以来,我们城市交通过多的关注了小汽车的发展诉求,从小汽车的视角来设计道路,而忽略了其他交通方式,最重要的是忽略了“行人”。“为了优化一条老路,我们设计师通常要早、中、晚不同时间段各走几趟”,戴继锋一直奉行着用双脚丈量道路的交通规划理念,倡导行业用同样重视的目光,聚焦到行人的道路设计上。“右转车道的转弯半径越小,车辆转弯速度越慢,行人走的路程越少,也越安全”。作为我国第一部步行和自行车国标的制定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戴继锋副院长,向观众们展示了他相机里匪夷所思的交通设计黑点,或啼笑皆非的交通规划盲区,并就如何设计更有温度的城市交通作出分享。

○李泰辉:诱人的杀手——毒蘑菇

“在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95%以上的中毒致死案例,是由鹅膏菌属中的剧毒种类引起的。”

蘑菇种类这么多,如何分辩出鹅膏菌呢?通常我们从“蘑菇”的形状、颜色、分泌物就能认出毒蘑菇,但是,有些蘑菇的有毒种类和没毒种类非常相似,非专业人士难以区分。防止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不要吃!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泰辉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案例,向观众介绍了常见却不易辨认的毒菇,以及误食毒菇的症状和正确应对方法。

○张剑:产品设计叙事

“当我给草地上的花,做一个空心的花盆,那么这个花盆就不止是一个产品,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故事。”

你能听懂这个花盆在说什么吗?在张剑看来,产品设计不仅仅只能以实用功能为目的,设计师还可以将产品设计当作一门叙事语言,用来表达其他的情感和故事。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听懂产品在表达什么?设计师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得能被理解、引起共鸣?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张剑教授,展示了不同的设计作品的设计语言和叙事潜力,他将从一款花盆说起,讲述产品叙事的各种可能。

来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蔡凌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特邀主持人,她以优雅大方、亲切温和的主持风格,连接了一个个温暖的嘉宾故事,带领观众进入演讲者的世界。

关于格致论道·湾区

“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

“格致论道·湾区”,是“格致论道”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的系列品牌,由广州物联网研究院(原“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联合主办,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创新中心的科学文化品牌讲坛。2018年落地广州,已成功举办13期,邀请包含4位院士在内的75位讲者登台,分享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故事。主题涵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艺术教育等领域,嘉宾单个演讲的网络视频传播量最高达1.5亿。成为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广州科技活动周的特邀讲坛,荣获“2021年广州市委宣传部优秀思想文化创新团队”称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通讯员 彭友友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通讯员 彭友友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