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要闻】深锐 |“初老”帮耄耋 陪煲“电话粥”

2022-09-15 09:24:23    来源:大洋网    

“王伯,你最近的身体怎么样?胃口还好吗?”在广州市越秀区广卫社工服务站,63岁的“电话大使”梁美莲从上午9时开始向自己服务的高龄老人打起了电话。原来,她服务的一位90岁的独居老人王伯因为上下楼不方便,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下过楼了,老人在聊天时显得心情低落。挂断电话后,梁美莲有些不放心,便决定到老人家中看看。7年来,梁美莲专门打电话陪独居高龄老人聊天谈心,已经服务了上百位耄耋老人。

如今在广州,不少社工组织推出了“电话大使”服务,让退休不久的初老者通过电话聊天的方式为独居长者、高龄长者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长者提供电话聊天和心理疏导服务,如果老人有需求,初老者还会上门为高龄长者服务。“初老服务老老”不仅为初老者提供了发挥余热的机会,也由于“老伙计”之间往往没有代沟,这种服务模式深受高龄老人欢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梁美莲上门探望高龄老人。

她把“老哥老姐”当亲人照顾:有老人临终前还盼望“见阿莲一面”

从上午9时开始,梁美莲马不停蹄打了3个小时电话,先后联系了5位老人。中午放下电话时,梁美莲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线上的工作结束了,线下的工作才刚开始呢。好几位老人都需要上门探访。”在梁美莲的记事本上,详细记载着每位老人的需求:张姨,因为子女长期没来探视感到孤独,血压偏高;刘叔,因长期没人陪聊天感到孤独,家中需要一个马桶……

梁美莲说,陪高龄老人聊天既是一项体力活,也是一项技术活。因为很多高龄老人听力不太好,她和他们聊天时几乎要扯着嗓子吼对方才能听清,经常一句话要重复3遍左右,打这类电话通常很花时间,她最长的一次曾经花了3个小时在电话里安慰一位心情烦闷的老人。

梁美莲今年63岁了,但她依旧腿脚灵便。“我可是几十位老人的依靠呢,我必须得身板硬朗。”梁姨笑着说,当“电话大使”这7年来,长期与各种类型的高龄老人谈心,让她对生活中的烦心事看得更开,自己的心态也更加年轻了,因为在她服务的高龄老人面前,她也只是个“小妹妹”。

2015年,北京街广卫社工服务站推出“电话大使”服务,刚退休不久的梁美莲便报名了。“当时我还不到60岁,不想这么早就‘退出江湖’,我觉得自己身上还有能量没发挥出来。”因此当她听说社工站招募“电话大使”,专门陪老人“煲电话粥”时,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梁美莲介绍,她的服务对象多数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或独居老人,年龄多数都在80岁甚至90岁以上。她开玩笑称,自己的工作就是“‘60后’陪‘90后’谈心”。

7年下来,梁美莲已经为上百位老人提供了聊天谈心服务。除了每个月定期打两次电话聊天,梁美莲有时还要到老人家中进行线下交流。“照顾老人,最重要的是用心,你要把他们当成你的亲人。”梁美莲说,“多夸老人,老人就像孩子一样,他们的好心情都是夸出来的,有时一句‘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显年轻’,老人就能高兴一整天。”

梁美莲刚接触服务对象刘伯时,刘伯已经快90岁了。刘伯是独居老人,终身未婚,长期以来生活几乎与外界隔绝,平时除了80岁的妹妹偶尔过来帮他做饭,刘伯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坐着轮椅在2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中转悠。刘伯家住在8楼,因为所在小区没有安装电梯,有时听到楼下有其他老人下棋聊天的声音,他想站起来伸出头到窗外看看,但却无法站立。

于是当梁美莲上门探望老人时,刘伯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想下楼看看。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因为没有电梯,梁美莲和几位社工合力抬着轮椅,把老人从8楼抬到了楼下。久违的新鲜空气,久违的阳光,身处楼下的小广场上,刘伯忍不住泪流满面。

后来,每当梁美莲上门探望,都是老人最开心的事。“阿莲来了!”每次听到门铃响,刘伯都会转动着轮椅“飞奔”去开门。刘伯因为有高血压和肺气肿,平时吃饭吃得很少,但每到梁美莲去探望他那天,老人的胃口就会特别好。“他喜欢吃面条,每次我都要把面条煮得很软,再用剪刀剪成小段给他吃,他能吃下去一大碗。”为了逗老人开心,梁美莲每次探望还会带上一点甜品,刘伯每次都吃得美滋滋的。

由于岁数大,刘伯的视力已经看不清电视了,他唯一的消遣就是听广播。梁美莲每次到刘伯家会用手机给他播放一些经典粤曲,老人家听得津津有味。每每说起梁美莲,刘伯都赞不绝口。他和社工们说,梁美莲是他可以信任的“亲人”。

今年初,这位九旬老人过世了,老人临终前还念叨着“要见阿莲一面”。刘伯的妹妹表示:“哥哥已经没什么遗憾了,在他生前,社工们的倾情陪伴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梁卫国正在与高龄老人煲“电话粥”。

72岁的他被喊“小梁”:陪不少“聊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72岁的梁卫国是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的志愿者,也是一名“电话大使”。他虽已两鬓白发,但耳聪目明,从事这项服务已有10年。

梁卫国通过书写方式与失聪的吴伯沟通。

“小梁来了,快进来。”9月9日上午,记者跟随梁卫国来到江南中街某小区的吴伯家中。看到梁卫国前来探望,老人十分高兴。吴伯今年88岁了,他儿子长期在外地工作,自从老伴2016年去世后老人便一直独居。6年来,每当老人感觉孤苦无助时,梁卫国就会陪他聊天。“小梁是我的知心好友,我心里有些烦心事,每次和他聊完都感觉心情好多了。”

最近两年,吴伯双耳开始失聪,用电话聊天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如今,梁卫国和吴伯的沟通都是通过纸笔书写来实现。梁卫国先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吴伯看到他的话之后再做出回应。因而每次上门探访吴伯前,梁卫国都要做大量准备工作,为了与吴伯分享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他通常要手写好几张纸。

10年磨砺,让梁卫国锻炼出超常的耐心,哪怕和老人打电话聊天两小时以上,全程他都能保持柔声细语。梁卫国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感到“被需要”是在10年前,他有一次上门陪一位80多岁老婆婆聊天时,对方拉着他的手不让他走,从那以后,梁卫国便经常上门陪这位老婆婆聊天。10年过去了,梁卫国和这位已经90多岁的老婆婆成了“忘年交”。“我这70岁的老头在她面前就是个小辈。她每次见到我都是喊我‘小梁’,被她这么一喊,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了20岁。”梁卫国笑着说。

“我现在是20多位八旬老人的资深‘聊友’。”梁卫国说,“我除了每周陪老人聊天,还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帮老人理发、修家电、修轮椅、通马桶等。”

在梁卫国看来,“初老服务老老”是一种解决高龄老人照护难题的新方式。“很多刚退休的老人身体还很硬朗,完全可以为更高龄的老人提供服务。而且这种方式更加有亲切感,我们不会觉得有代沟。”

10年下来,梁卫国和不少老人结下了深厚感情,更有不少“聊友”在他陪伴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两年前,梁卫国陪护多年的吕婆婆去世,老人去世前不久他还陪她聊天讲故事。老人去世后,其家人说,老人离开时很安详,临终前几天还念叨着陪她讲故事的“小梁”。

“有些人会觉得陪老人聊天是一件枯燥的事,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72岁了还能被这么多高龄老人信赖,多幸福啊。”在梁卫国看来,老人服务老人的意义就在于相互搀扶、相互陪伴,“让变老这件事多了一分快乐和从容”。

勉姐边电话聊天边记下老人的需求。

60岁的她成“知心大姐”:不图回报只为让老人更加幸福

今年60岁的资深志愿者勉姐退休后便加入“电话大使”行列中,如今已有5个年头。

勉姐介绍,她刚开始接听热线时,一位已经一年多没和人交流的高龄老人打来电话,在电话中失声痛哭,她那时意识到,聊天对于缓解老人的孤独是多么重要。“这根电话线是不少老人和外面沟通的唯一渠道,有时候老人甚至不在乎电话那头的人是谁。”

如今,勉姐已成为很多高龄老人心中的“知心大姐”。“通常我一上门,老人就不让我走。原本定下的1小时探访,最终有可能就是一整天。”而她每次到老人家中,除了谈心纾解苦闷以外,帮老人做家务也是常事。“把房间打扫干净,老人的心情也会好很多。”

今年85岁的马婆婆是勉姐服务了5年的“老友”。勉姐记得,自己初次结识马婆婆时,她心情正处于低谷。“马婆婆下肢截肢,瘫痪在床很多年。当时她丈夫去世,儿女很久没去看望她,她把我们志愿者当成唯一的依靠。”

勉姐的到来,让马婆婆的生活重新有了亮色。她表示,自己难过时身边没人倾诉,而勉姐就成了她释放情绪的“闸口”。所有的孤独与不快她都会与勉姐分享。有时电话一拿起来,她们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

勉姐表示,不论是打电话还是上门,秘诀就是用心、用情。对于她服务的高龄老人,勉姐都是无微不至,她的付出也获得了这些老人的认可。之前更有一位高龄独居老人要把自己的房子送给她,但被她婉拒了。“我陪伴这些老人是为了让他们晚年生活得更加幸福,这是不图回报的。”

社工站负责人:“电话大使”7年服务高龄老人2000多人次

记者了解到,从2020年8月起,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推出多项举措,全方位、全流程、多维度激励更多初老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助老志愿服务。其中“电话大使”服务就是社工组织践行“初老服务老老”的具体举措。

越秀区北京街广卫社工服务站负责人梁彬介绍,北京街“电话大使”志愿服务队从2015年开始运作,队伍践行“初老服务老老”的理念,让退休不久的初老者通过电话聊天的方式为独居长者、高龄长者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长者提供贴心的电话聊天服务,让初老者充分发挥余热,激励他们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力量。7年下来,该社工站一共为高龄长者提供“电话大使”服务2000多人次。

在梁彬看来,推出“电话大使”服务,对高龄长者来说是一种保障,让那些长期处于“关怀饥渴”的老人得到心理慰藉和上门服务,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梁彬表示,近年来,独居或高龄老人对“电话大使”服务的需求量猛增。“很多老人主动打电话过来,咨询能不能有人陪他们电话聊天或上门聊天。”他表示,不少老人长期无处倾诉,他们的孤独与苦闷无处释放,因此“电话大使”服务近两年格外受欢迎。而不少高龄老人也和服务他们的初老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高龄长者的增多,‘电话大使’服务在今后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