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小微项目惠民生”精准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2021-09-16 13:24:48    来源: 北京日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北京市通州区发改委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微更新、微利用、微治理等务实创新举措,开展2021年“小微项目惠民生”项目征集申报工作,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精准回应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

截至目前,通州区今年已有166个项目纳入“小微项目惠民生”资金支持计划,总投资3300.15万元,集中解决一批房屋漏水、路面修复、停车设施改造等百姓身边事,惠及16个街镇百姓。小微项目实施以小提升解大难题,小资金带大成效,小治理见大格局,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带来的新变化、新收获。

军屯村孩子游乐场

倾听民意

做足民生“绣花功夫”

“民生无小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州区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启动了“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办好群众微事项,解决群众微难题。

小微项目搭建了市民与政府“连心桥”,通过议事厅、楼门议事会、敲门行动等多种途径,倾听居民心声,提前梳理集中诉求。

“小微项目惠民生”本着于细微处见功夫的目的,紧紧围绕12345市民热线集中诉求和高频问题及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重接诉即办与未诉先办双向发力,精准回应民生诉求。集中解决一批疏解腾退、违建拆除后的空间修补、路面修复等问题;支持一批闲置地块更新利用、停车设施改造、文体设施更新等项目;补齐一批应急救助设施补短板等基层治理惠民生事项。

察民情访民意,通州区发改委组织党员干部坚持问需于民,用脚步丈量民情,实地走访44个社区,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现场踏勘,与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居民共同商讨解决事项,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让民生实事更接地气。

在“小微项目惠民生”工作中,通州区发改委工作人员先后到现场走访玉桥街道、北苑街道漷县镇、西集镇等多个街乡镇,察看项目实地情况、对接项目资金标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完工点位基本实现零投诉。推动将协商议事机制渗透进项目征集、议事、决策、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听民声、解民意、集民智、强监督,让参与的居(村)民能够主动找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群众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的目的。让“小微项目”照亮大民生,以小行动回应“大民意”。

创新方式

打造全域基层共治新范式

“小微项目惠民生”的创新做法,为“试点”变“示范”打下了基础。小微项目的组织实施引导街乡镇通过议事厅、楼门议事会等议事协商机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达到以小微项目推动城市副中心全域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新高度。

针对基层共性“难点”“痛点”,通州区建立一套政策集成体系,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从基层“人”“财”“规矩”短板着手,为街乡镇的工作队伍建设、民主议事协商等提供支撑,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打造“小微项目惠民生”这一民生新名片,赋予其新内涵,组织街乡镇、村(社区)会同“小微项目惠民生”负责人发挥政策解释、宣传推广等功能,回应群众诉求,堵住矛盾纠纷产生的源头,并且在此基础上,与全区网格化治理相结合,突出“小微项目惠民生”在调处化解居民和物业矛盾纠纷方面的基础作用,兼具收集社情民意、开展议事协商、增进监督协同等功能,做到基层治理“耳聪目明”,从解决“一个问题”,跃升到集成解决“一类问题”,以制度形式坚持好、运用好,将社会治理创新的“小盆景”,变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风景”。

“小微项目惠民生”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快速响应机制,利用小微项目投资小、审批短、见效快的特点,迅速解决一批困扰群众的身边事、急难事。同时开展小微项目前期谋划、项目申报、建设实施等环节不同层面的培训工作,在街乡镇、村(社区)设立了项目专员,各部门各司其职,促进难事快办,并带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动起来,坐到群众中间,听民声,解民意,推动了问题从被动办理转变为主动化解。引导各街镇借助小微项目转变工作思路,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形成以“服务管家”的理念常态化精准回应群众诉求,创新治理服务形式。

实施过程中,通州区将“小微项目惠民生”支持项目纳入“疏整促”信息平台统筹调度,对美丽乡村、园林绿化、供排水等各相关领域现行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不同部门间的政策合力,优化了小微项目实施的政策环境,以小微项目实施推动部门间大联动,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通过小微项目+责师、小微项目+体育、小微项目+社会力量等方式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民生共建新格局。

目前,已系统形成项目征集-申报-初筛-联审的管理体系,小微项目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便民设施服务、人居环境提升、公服设施改造等类型项目。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从源头上对申报资金支持项目严把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城区范围内问题和需求予以重点支持,今年实施的166个项目中,有84个项目都在老城区范围内。

从效率上,建立区、镇、村(社区)三级快速沟通渠道,利用“疏整促”信息平台进行“线上申报、云端审核、线下踏勘”的信息化管理,项目申报到完成审核备案正式实施仅需20个工作日,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最快仅需2个工作日。着力通过“小项目、速实施、快见效”响应百姓诉求,让群众迅速看得见、用得上、感受得到。

项目成效

百姓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2021年“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已确定实施小微项目166个,支持资金3300.15万元,集中解决一批空间修补、房屋漏水、路面修复、停车设施改造、公共设施更新等百姓身边事,惠及16个街镇百姓,城市副中心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小微项目实施以来,支持农村管理类项目102个,主要解决一批村内路面修复、生态停车场改造、活动广场提升、健身场所修缮等问题;支持城乡建设类项目211个,重点解决一批屋顶漏水、路面修复、停车设施改造等事项。切实做到了从群众身边小事、点滴做起,解决群众身边急难事,增强城市副中心百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北苑街道西关社区已先后申报了11个项目,支持资金135多万元,涉及无产权单位、无物业管理小区翻盖年久失修的车棚、围墙,修复破损道路等,覆盖了社区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妥善解决西关社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烦心事。

小微项目共计修复各类破损道路17.98万平方米;增加生态停车场1.8万平方米;修建自行车车棚303个;修缮文体健身活动广场8966平方米;增加小微绿地1.4万平方米;修缮屋顶防水5.2万平方米。从资金支持额度来看,单个项目平均投资23.4万元,最小项目投资仅500元,惠及居(村)民约30万户,切实将有限资金真真正正用在了民生项目上。永乐店镇漷小路拆迁周转房项目,通过房屋外保温和水井改造等工作,解决了临时居住搬迁居民79户200人的居住环境问题,让污水“不犯”饮用水,曾经锈蚀、跑冒滴漏的供暖管道也重新更换。

通过小微项目的开展,调动了城乡社区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各方参与,撬动基层多元主体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尤其调动物业服务人员和业主委员会的参与积极性,有效缓解了居民与物业、物业与社区、村民与村委会等各方关系,及时让居民看到了物业、社区、街镇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的决心。

“小微项目可动态持续申报,只要是符合要求且百姓反映强烈的合理诉求,都有可能列入。今年,我们更加注重深入基层踏勘、建立不同层级的项目库、精准回应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快审快批、集成政策合力等。同时,结合学党史办实事工作,不断加大工作马力,以小提升解大难题,以小资金带大成效,以小治理见大格局。”通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通州区发改委收到了不少百姓送来的锦旗,其中有一面锦旗写着“小微项目听民意 为民解忧惠民生”,这也正是小微项目的初心。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