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报道:82岁老人不能“躺平”竟是因为一颗“小石头”

2025-11-18 18:25:10    来源:紫牛新闻    

痛风石一般常见于耳廓、手指、肘部、跟腱等部位,是痛风患者最具代表性的身体体征。近日,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张兴接诊了一位颈椎剧烈疼痛、不能平卧的老年患者,经查,竟然是痛风石长到了患者的颈椎内。在手术的帮助下,患者痛风石已成功取出,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患者磁共振影像。通讯员供图

脖子一疼,睡觉难“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两年来,82岁的王奶奶时常觉得颈椎疼痛,右上肢也感觉麻木无力,劳累或者受凉后加重,“什么治疗都试过了,只能稍微缓解,效果不行。”

近期,她的颈椎疼痛得厉害。“连躺着睡觉都困难,连续一个礼拜了,天天坐着睡觉,实在是吃不消……”儿子无奈地说。近期,家属带着疼痛难忍的王奶奶找到江都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兴博士。

术后磁共振显示压迫脊髓的肿物消除。通讯员供图

解除病痛:痛风石长进颈椎

经过查体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颈椎4/5脊髓受压严重,初步考虑其黄韧带骨化导致椎管狭窄。“你看这里,脊髓已经遭到严重压迫,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面临瘫痪。”张兴指着屏幕上的影像介绍说,“唯一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手术取出压迫脊髓的肿物。”

患者高龄、且有高血压、高尿酸、脑梗死病史,手术风险和难度均较大。但面对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期待,张兴还是决定为老人手术。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当日,张兴和杭海峰博士在手术部的协同下为患者手术,约1.5小时,顺利取出花生米大小的物质。“它跟一般坚硬质地的骨化物不同,类似豆腐渣,结合她的高尿酸血症病史,我们考虑为痛风石。”张兴回忆道,“由于椎管内空间有限,痛风石和炎性物质会压迫和刺激脊髓神经,造成患者剧烈的颈椎疼痛。”

术后磁共振提示,椎管内痛风石被完全去除,脊髓压迫顺利解除。当麻醉苏醒时,王奶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坦,右手臂麻木的状态也有所好转,终于睡了一周多来第一个好觉,也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下床行走。

预防痛风石,控好尿酸是基础

痛风石是痛风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血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形成痛风石。一般而言,耳廓、关节处的痛风石比较多见,颈椎内的痛风石则非常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痛风不只是会“找上”中老年人,它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痛风石形成后,仅靠药物治疗很难完全根除,因此预防痛风石,首要任务是控制好尿酸。

通讯员 马兆敏 于备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成沫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 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