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城市体检” 开出“广州药方”

2022-04-25 13:28:45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通过“微创手术”,精准打通交通经脉,让德信路口车流排队长度缩短62.06%;见缝插绿“微整形”,让康王路的街角多了邻里花园,让老街坊、新市民更好读懂广州……近日,记者跟随广州市城检办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多个城市病诊疗案例,了解这群保障城市健康运行背后的“城市医生”,如何“望闻问切”,为广州系统体检,开出富有广州特色的“体检药方”。

就像每个人需要体检一样,城市的发展也要定期体检、跟踪问效、动态监测。据介绍,广州市成立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城检办”),将城市体检纳入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印发了《广州市城市体检评估工作规定》,制定了《广州市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指导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面多角度、多维度诊断城市问题。

准确把握城市的“健康状况”,少不了智能化、信息化工具。去年6月,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正式落成,为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数字底座,也为广州城市体检建立起一张三维底图。目前,广州市已经打造全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系统平台,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城市医院覆盖率……在电子屏幕前,就能检测广州的健康指标,为广州提供“体检报告单”。

首创体检观察员,让急难盼愿得到及时回应

在体检中,除了高效的专业化、制度化检查,倾听患者的感受同样必不可少。广州在城市体检中也创新多元化公众参与方式,让生活在广州的市民街坊充分参与到“城市体检”中,解决城市体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我希望社区能多一些休闲运动设施。”“小区垃圾分类已经挺到位了,最好能多设一个误时投放点”……在天河区东成花苑小区,十几名“城市体检观察员”和专业人员走进社区,通过派发调查问卷、深入访谈等方式,了解这个老旧小区街坊的“急难盼愿”。

“城市体检观察员”制度,就是广州首创的公众参与制度,62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城市体检观察员”通过培训,肩负起收集意见,为城市体检建言献策,广州市城检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仅2021年,就有近千名社区街坊,现场向“城市体检观察员”反映了诉求和建议。“为了更大范围地了解群众的烦心事,市城检办还开展城市问题专项治理成效调查,由各区开展区级社会满意度调查。通过多元化的公众参与,各类调查回收问卷合计超过21万份。”一网统管和市民参与互为补充,让城市体检找准病灶,做到药到病除。

广州在城市宜居水平、社会治安等方面表现较好

市城检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体检关注的问题一直动态变化,每年市城检办都会选择广州面临的城市问题,针对性地重点治疗相应的城市病。例如,2019年关注交通拥堵、城市水浸街问题;2020年关注城市公共卫生服务;2021年关注老旧小区微改造。广州市实施全流程城市体检,通过对比国际标准、城市发展目标、对标城市指标等多维度数据,分析诊断“城市病”和城市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协调推动问题解决,跟踪问题进展。

近年来的城市体检报告显示,广州市在城市宜居水平、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表现较好,但也存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够、停车位紧张、交通拥堵等民生痛点,市城检办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症下药,推动整改,扎实推进学前教育“5080”攻坚工程,推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0%, 建成100个公共停车场、约2.5万个泊位, 完成超过100个交通拥堵点治理任务,回应了群众诉求,得到市民的好评。

广州城市体检的“望闻问切”

建立综合性城市体检服务信息平台,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为基础,检测广州的健康指标,广州城市运行数据一目了然。

规范指标评价标准,从标准规范、城市对标、发展目标、变化趋势、群众反映等多角度、多维度诊断城市问题。通过“线上采集+线下填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指标数据,部分指标颗粒度下沉至社区,精准定位,靶向治疗。

通过多元化的公众参与,各类调查回收问卷合计超过21万份。全国首创“城市体检观察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募620名“城市体检观察员”,深入社区调查了解群众“急难盼愿”。问计于专家,组建熟悉广州本地情况的专家团队,长期跟踪广州城市体检,为精准、科学治疗广州“城市病”对症下药。

落实 “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健全“以区为主、市区联动”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市、区、街道、社区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问题“边检边改”“即检即改”。

“城市体检”病历:疏通交通经脉,打通城市拥堵瓶颈

症状:

横跨番禺水道的德兴大桥,是不少桥南地区市民上班或购物的必经之路。但是不少住在番禺桥南的市民反映,在德信路右转汇景大道短短十几米的右转路口,总是因为交通堵塞让自己到家的时间又推后5到10分钟。

病情分析:

德信路是桥南通往番禺广场、海珠、天河的重要交通道路。双向十车道的德信路交通通行能力并不差,但是交通拥堵的症结,就出在右转车道设置的合理性上,与城市发展需求没有很好融合兼顾。两条道路交叉口北进口直行与右转车道合并设置,且高峰时段北进口车流量大,直行车辆与右转车辆排队互相影响,造成该交叉口车辆排队情况较为严重。

诊断治疗:

经过区交通运输局、区城检办现场调研,通过在德信路右转汇景大道的路口加宽并新建一条右转专用车道的微循环改造,分离直行和右转车辆,减少直行和右转的分流冲突,缓解拥堵。这种“微创手术”治疗城市病,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黄嘉豪介绍:“去年11月10日,微改造工程进场围蔽开工,仅仅20天,工程如期于11月30日开放交通,把对周边交通通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德信路右转汇景大道路口改造前

德信路右转汇景大道路口改造后

治疗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德信路与汇景大道交会口北侧约30米处,扩宽出一条宽约2米的车道,分流了直行与右转车辆。同时将原本1车道的右转车道拓宽为2车道,增加了右转通行能力。虽说仅仅在转角处拓宽了一条2米的车道,但这2米精准地找到了拥堵的“七寸”,不但缓解了道路节点和瓶颈的拥堵,还降低了行车安全隐患,以小成本出大效果。

根据路口改造前后交通流量数据对比,改造后德信路—汇景大道交叉口北进口右转交通量提升10.16%;排队长度由改造前的54.3米缩短至20.6米,排队长度缩短62.06%;延误时间由改造前的31.8秒缩减至12.6秒,延误时间缩减60.38%。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