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联保典:香港重疾险的劣势有哪些

2023-11-09 15:42:04    来源:今日热点网    

香港重疾险的劣势,总结起来主要也有3点:

1、购买成本高

根据香港的法律,只有在香港本地签的保单,才合法;以不合规的方式买港险,属于“地下保单”,香港那边不认,也不受内地法律保护,所以真要买港险,就必须本人亲自去香港一趟。

其次,想要缴纳保费,最好是去开一个香港银行账户,并且将存进去的钱兑换成美元或港币才行;虽说有些保险公司也支持刷内地信用卡,但会额外收取一些手续费。

而且,别以为交了保费就万事大吉了,要是保险公司核保后,要求补充资料,必须回港做某项身体检查,否则保单就无法正常承保,那免不了还要二次奔波。

这一系列流程下来,其实十分漫长和繁琐,不仅自己要承担很多不确定的风险,而且也大大增加了购买成本。

2、健康告知严格很多人都知道,投保重疾险、医疗险等产品,要进行健康告知,如果身体状况不符合要求,可能就买不了。对得过病的朋友来说,健康告知越宽松,顺利买到保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香港保险,健康告知一般会比内地保险更严格。以重疾险为例,港险健康告知中的检查异常等,一般会问到5年甚至7年内的异常;而内地大多只问1年或者2年内。

3、理赔有差别前面我们也说了,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处在不同的法律框架下,也会影响到理赔的流程。这里主要来看看港险和内地保险,在理赔时效、维权成本、理赔款兑换方面的差异。

从理赔效率看,港险通常没有理赔时效限制,理赔速度难以保证,有些案件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出结论。而内地的《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30日内出理赔结果,然后于10日内支付理赔金,因此,内地的理赔效率相对较高。其次,如果发生理赔纠纷,投保人可以向香港保险投诉局申请调解。不过,该机构只受理不超过120万港元的理赔投诉,且处理一单投诉平均需要4~6个月的时间。

一旦协调无果,或者涉及的保险金超出120万港元,那就只能走法律途径解决,在香港请律师等相关费用也比较高。

另外,即便理赔顺利,还得考虑外汇管制问题,根据法规,内地每人每年兑换外汇不能超过5万美元。如果理赔金大于5万美元,怎么将其兑换成人民币到个人账户,也是比较麻烦的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